L19-行列式公式和代数余子式
参考
这一节课主要讨论三个主题:
- 行列式的通用求解公式 "big" formula
- 代数余子式 cofactors formula
- 三对角矩阵 Tridiagonal Matrix 行列式的规律
可以基于行列式的一系列特性得到**「展开」行列式**的通用方法,即把复杂的矩阵的行列式,展开为一系列简单矩阵的行列式
例如对于 矩阵
根据行列式的 特性三之二 可以将矩阵的第一行进行线性组合式的「拆解」(保持第二行不变)
同理可以继续对这些矩阵进一步「拆解」,得到多个包含大量以零作为元素的矩阵
通过观察可以知道「拆解」得到的一些矩阵(带有红色标记)是奇异的/不可逆的,或根据行列式的 特性六 可知它们的行列式为
所以可以进一步化简
对于 矩阵可以使用同样的算法进行拆分,简略步骤如下
可以发现在最终的表达式中「幸存」矩阵(它们的行列式为非零),每一行的非零元素的列标都不同,而且为完成的 组合,只是顺序不同
提示
结合 矩阵和 矩阵的例子,可以知道这些行列式为非零的「展开」矩阵/「幸存」矩阵有一个特点:矩阵的每一行、每一列都有一个元素,即不存在全为零的行或列(否则这样的矩阵的行列式就是零),就像置换矩阵的构造一样
然后对于这些「幸存」矩阵,可以再通过行交换(留意交换的次数,决定行列式的符号正负值)得到三角矩阵,再利用 特性七 求出行列式的最终值
例如对于以上 矩阵,可以求出最终的行列式表达式
根据前面的两个示例的求解算法,可以推导出 矩阵行列式的通用公式
其中 、、、、 互不相同,而且它们是 的某种排列(因为它们分别表示在从每一行取一个元素的列下标,需要保证对应的列并不重复)
这些求和的式子中,其正负值各占一半,具体哪一项是正,哪一项是负,可以直接观察如果将该项的元素的列标变成 的顺序,需要调换元素多少次(即将矩阵变成对角矩阵),如果是奇数次则该项为负,否则为正
说明
通用公式里共有 项相加,可以根据前面两个示例的具体求解步骤来理解
这个等式里面的每个相加项,其实都是从每一行中挑选出一个元素作为因子而构成的,而且要保证它们的列下标不能相同
那么从排列组合的角度来考虑:
- 首先从第一行开始挑选一个元素,那么就有 种挑选的方法
- 当第一行所挑选的一个元素位于第 列,那么在挑选第二行的一个元素时,就不能挑选该列的元素,所以对于第二行而言,共有 种方法挑选出一个元素
- 依次类推,对于第三行而言,共有 种方法挑选出一个元素
- 直至最后一行,仅有 种可选的方法
所以综合可得,从每一个行选区一个元素相乘,共有 种组合方式,所以共有 个式子相加求和
另外根据上述的求和各项前面的正负号判定规则,可以与 置换矩阵 相关联
所以就矩阵的行列式的通用公式也可以表示为
应用行列式的通用公式求解以下矩阵
行列式的通用公式是从每一行挑选一个元素相乘(这些元素的列下标不能重复),并将它们相加
由于以上示例中的矩阵有大量的 ,挑选这些元素得到的相乘结果也为 ,所以可以进一步简化求解的规则,即从每一行挑选一个非零元素相乘(且列下标不能重复)
再观察各因式的列标顺序,第一个因式各元素的列标为 ,如果要将各元素进行调换使得列标顺序变成 则需要 次(偶数次)调换,所以该因式是正;同理,对于第二个因式各元素的列标为 ,只需要 次(奇数次)调换,所以该因式为负,所以上式为
验证
观察示例中的矩阵可知 ,即该矩阵各行向量并不是相互独立的
由于该矩阵是不可逆的,所以它的行列式就是 ,这与使用行列式通用公式求出的值一致
代数余子式 Cofactor 可以将复杂的矩阵行列式通用表达式进行「化简」,写成由更小的矩形的行列式构成的形式
例如对于前面的 矩阵的例子,如果以位于第一行的元素为公因子,对求和式子进行合并,可以得到以下形式
以上操作从运算转换的角度而言,就是执行了提取公因式操作;如果将这些元素与它们在矩阵的位置相对应,那么变换所得的式子可以理解为,每一个求和项的公因子 是从第一行选取了特定的一个元素后,而余下的式子是其他行的元素的所有可能的选取情况的合集(需要保证这些元素的列下标不相同),这个表达式(绿色标记)就是代数余子式
其实这个相乘的表达式/代数余子式 cofactor 是一个矩阵的行列式,而这个矩阵是从原矩阵剔除了公因子 所在的行和列后,剩余的元素所构成的 矩阵
对于 这个式子,可以将原矩阵看作如下结构
解释
当选取了第一行的 元素作为公因子时,则第一行和第一列的元素都被剔除了,剩下的元素构成矩阵,而该矩阵的行列式正好就是 作为余下相乘的表达式
对于 其示意图如下
对于 其示意图如下
用 来表示代数余子式,则以上的式子可以表示为
其实并不需要以第一行的元素作为公因子来合并式子,可以从任意一行的元素开始入手
例如针对第 行的元素,如果选取了第 列的元素 ,那么代数余子式 就是指从原矩阵剔除了 这个元素所在的行和列后,剩余的元素所构成的 矩阵的行列式
即 其中 是原矩阵 抹去第 行和第 列后剩余元素构成的矩阵。而这个式子的符号的正负由 的奇偶性决定,当 为奇数时取负;当 为偶数时取正
虽然这个变换看似简单,但是从降低矩阵的维度复杂度而言代数余子式的十分有用,即可以将一个 阶矩阵的行列式,展开为一系列 阶矩阵的行列式;而对于每一个 阶矩的行列式,则可以再进一步展开为一系列的 阶矩阵的行列式;依此类推可以继续展开(但是式子会越来越长)
使用代数余子式求解以下矩阵的行列式
三对角矩阵
以上矩阵称为三对角矩阵 tridiagonal matrix
这种矩阵具有特殊的形式,矩阵中非零的元素只位于对角线上或对角线相邻的位置上
首先求出低阶的三对角矩阵的行列式的值
然后使用代数余子式,将 矩阵的行列式展开为一系列低阶矩阵的行列式
对于上式的第二个求和项中的低阶矩阵,可以进一步使用代数余子式展开
其实对于各种维度的三对角矩阵 tridiagonal matrix 它们的行列式是具有规律的(递推公式)
可以通过以上例子验证这个公式
利用该递推公式和前面求出的一系列低阶的三对角矩阵的行列式,可以求出高阶的三对角矩阵的行列式
依次类推,可以发现三对角矩阵的行列式是具有周期性的,(矩阵从低维度到高维度的)行列式依次为 周期为